你的脸不是别人的"免费素材”--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

随着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的正式实施,AI技术应用正面临更严格的法律约束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19条及最新司法解释:
✓ 商业使用红线:任何营利性使用他人肖像行为,包括但不限于广告代言、虚拟主播、AI培训数据等场景,必须取得书面授权协议,明确使用范围及期限
✓ 娱乐边界警示:即使是"换脸恶搞"等非商用场景,若导致被侵权人社会评价降低(如伪造不雅视频),仍可能承担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责任
✓ 平台责任升级: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建立"AI生成内容溯源机制",对未标注"技术生成"标识的换脸视频,应承担内容审核失察的连带责任
2025年7月,某百万粉丝网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,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将当红演员张某的面部特征移植到直播画面中,通过"明星带货"的虚假宣传方式销售美妆产品,单场GMV突破千万。经法院审理认定,该行为构成对张某肖像权、姓名权的双重侵害,除判赔58万元外,还需在各大平台首页发布致歉声明30日。
这个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,当我们发现被AI换脸时不要过分担心,国家有出台相应的法条保护我们。
当遇到被AI换脸时,立刻采取以下三个措施:
① 立即公证保全证据(可通过"权利卫士"等官方存证APP)
② 要求网络平台删除内容(平台24小时内必须响应)
③ 向网信办举报(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)
遭遇强制刷脸的时候我们应该:
① 现场明确拒绝并录音录像
②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(保留强制采集页面截图)
③ 重大侵权可主张惩罚性赔偿(最高可达受损额10倍)
法律会越来越完善,希望大家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!
声明:
1、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,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;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,请发送邮件至:kefu@haolvshi.com.cn 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。
2、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,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、可靠、完整、有效和及时性;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。
3、好律师网:律师在线咨询,人工智能法律,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。找律师、写合同、打官司,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,请上好律师网www.haolvshi.com.cn